8月9日至10日,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,2025年北京TOP街舞国际公开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。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,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、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、北京市健美操体育舞蹈协会、北京市怀柔区体育局、北京北控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控文化体育有限公司承办,并邀请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作为赛事指导单位。
全新赛事IP亮相 汇聚全球舞者
作为本年度北京TOP国际公开赛系列赛中率先亮相的单项赛事之一,本次赛事不仅是全球街舞爱好者的盛会,更是双奥之城向世界展示青春活力的窗口,是全球青年以舞为媒的文化对话场,更是中国潮流文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纽带,为“双奥100”赛事体系带来了更多新兴、潮流、开放的新动能。
比赛设置霹雳舞、Freestyle和齐舞等竞赛项目,国内外优秀街舞选手齐聚北京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进行了Breaking(霹雳舞)、Freestyle和齐舞的激烈较量,最终决出了每个项目的冠亚军。国内外近350名街舞爱好者参赛,比赛共决出了三个大项共计24个冠军,展示了街舞项目蓬勃向上的发展潜力和运动魅力。
9 日进行的是Breaking项目的比拼,选手们以精湛的地板动作和高难度技巧,展现了街舞运动的力量与激情,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。10日进行的 Freestyle和齐舞项目同样精彩纷呈。Freestyle选手们凭借灵活的舞步和独特的创意,尽情展示个人风格;齐舞比赛中,各参赛团队则以高度的默契和整齐划一的动作,呈现出极具感染力的舞台效果。选手们在赛场上全力以赴,用汗水和激情诠释了对街舞的热爱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。
新老选手闪耀赛场 以舞为桥共赴热爱
“新老选手均展现出扎实基本功,整体竞技水准明显提升,这也反映出近年来街舞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、专业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。”裁判长王莹评价道,“舞台上,新生代选手高难度动作的流畅衔接、传统文化元素与街舞的创意融合,还有 4岁小将用身体传递细腻情绪的表现,皆显街舞扎根青少年的生命力。”
11岁的刘毅暄,这位因疾病失去听力、依靠人工耳蜗感知世界的少年,在街舞这个极度依赖音乐节奏的项目中,夺得了U12组冠军,成为赛场中一道震撼人心的光芒。“从6岁第一次在舞蹈室看到别人跳霹雳舞时,我就跟着节拍晃起了胳膊”——那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听不见音乐的小不点,会一头扎进街舞的世界里,一跳就是五年。
妈妈的话一直激励着他:“老天爷关了一扇门,总会留扇窗给肯努力的孩子。” 对他而言,霹雳舞就是那扇窗。“当裁判宣布我是U12组冠军时,我摸着耳蜗笑出了眼泪——原来只要够执着,无声的世界里也能跳出最响亮的热爱。”这项荣誉,是对他特殊“聆听”的肯定,更是对生命力量的礼赞,这股力量也为街舞注入了更深刻的人文内涵,成为激励更多青少年选手突破自我的精神火炬。
赛场上,一支融入中国风元素的齐舞队伍同样成为夺目焦点。京门街舞代表队教练钟金强表示:“将中国风元素与街舞融合,绝非简单的形式叠加,而是让传统文化在街舞的律动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孩子们在赛场上学到的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切磋,更在与全球优秀舞者的交流中,加深了对街舞文化包容性的理解,也让中国风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展现,这种文化层面的碰撞与成长,才是最宝贵的收获。”
强大裁判团队搭建公正平台,大师公益课助力成长
裁判长王莹表示:“本次赛事裁判团队汇聚拥有奥运、亚运等顶级赛事执裁经验的国际级、国家级精英,赛前进行了《WDSF霹雳舞国际规则》专项培训、‘滑杆’打分系统演练等准备工作,筑牢公平基石。”这份专业不仅是对赛事的负责,更通过本土裁判与国际标准的接轨,推动街舞项目的标准化发展,为北京乃至全国街舞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基础。
此外,竞赛服务团队以“零障碍竞技生态”为宗旨,从国际选手跨国适应协调到场馆保障,皆呼应街舞“平等自由”精神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者真正实现“以身体对话”,彰显双奥之城的包容气质。
8月9日当天,组委会还特别举办了两期大师课,邀请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与青少年选手“零距离”交流,得到了参赛选手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。竞赛长侯璐介绍道:“本次赛事特邀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的4位国际级裁判员以及4位国家级裁判执裁,汪坤炅、冯智、孟宁和胡宁这四位国内知名的资深b-boy,在完成执裁工作的同时,还带来了4节公益分享课,为北京市街舞、霹雳舞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们分享项目前沿的理念和技术。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未来的舞蹈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更扎实。”
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全球街舞选手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,推动街舞运动的发展与普及,更以街舞为桥,传递出平等、开放、包容的国际化理念。未来,相信这样的赛事将继续绽放光彩,吸引更多人投身街舞运动,在舞动中释放自我,共赴热爱之约。
配查信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首选配资炒股网-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