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3年冬季,甘肃敦煌的荒漠中,天寒地冻,风雪如刀割般吹过大地。一位中年男子,蓬头垢面,眼镜下的眼神充满焦虑与不安,骑着一匹马,在白茫茫的戈壁滩上疾驰。他一边催促着马儿,嘴里却不停地喊着妻子的名字:“芝秀!芝秀!你在哪里?你快回来吧!我知道错了,真的知道错了!”他的声音穿透了狂风与暴雪,但回应他的只有更加猛烈的风雪。
这位男子是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——常书鸿。芝秀,正是他的妻子陈芝秀。而如今,常书鸿已陷入深深的孤独与痛苦之中,妻子的离去让他感到自己的世界崩塌。风雪愈加猛烈,男人视线渐渐模糊,他似乎已不再感知寒冷,只是一直催促着马儿往前。
马蹄突然停下,常书鸿从马背上摔落,重重地跌在冰雪覆盖的戈壁上。六小时后,三名国民党士兵终于在厚雪中找到了他,迅速将他从冻土中救出。虽然他只剩下一口微弱的气息,士兵们仍拼命搓热他的四肢,试图唤回他的生机。
展开剩余86%当常书鸿稍微恢复知觉,他勉强睁开眼,看到的并非妻子那熟悉的脸,而是士兵们焦急的面容。他哆嗦着声音问道:“芝秀,她回来了没有?”士兵们只是默默摇头,常书鸿的心彻底死灰了。他知道,妻子陈芝秀已经彻底离开了他。眼中满是泪水,常书鸿望向远方那茫茫的风雪,悲声说道:“芝秀,为什么你要离开我?”
常书鸿与陈芝秀自幼青梅竹马,彼此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曾在民国文艺界中传为佳话。但谁能想到,这对夫妻,最终竟会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走向破裂,陈芝秀毅然抛弃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裂痕?是怎样的变故让陈芝秀决然离去?
这一切,得从他们相识的故事说起。
1908年,陈季侃的小妾为其生下一个女婴,这个孩子不被陈季侃重视,很快便被送往常家抚养。常家是清末的贵族,位于江南,门第显赫,收养了这个女孩,并给她取名“陈芝秀”,希望她能如同“庭下芝兰秀”般,才情出众,温文尔雅。果然,陈芝秀不负养父母的期望,生得秀丽动人,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
在常家一众孩童中,常书鸿与她关系尤为亲近,二人从小青梅竹马,相依为命。年少的常书鸿与陈芝秀心生情愫,终于在陈芝秀十五岁,常书鸿二十一岁时,悄悄定下了终生约定。
常书鸿原籍东北,是满洲贵族后代,其父曾经营商业,家中也有许多染织工厂。按理说,他的婚事早已定下——父亲为他安排了一个商业伙伴的女儿,但常书鸿却从未接受过这种安排。
“父亲,我不想娶她,也不愿做染织生意,我要学画!”常书鸿一次又一次地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,然而得到的却是父亲愤怒的回应,“你要学画?那是什么用处?给我乖乖做生意!”这样不容妥协的父亲硬生生将常书鸿禁锢在家中三个月,直到他做出“同意”才被放出。
然而,常书鸿并未因此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。1927年,他终于摆脱了父亲的束缚,怀揣着绘画梦想,凭借自费留学的名额前往法国。正值此时,陈芝秀也考入法国的里昂大学,二人终于得以在异国重逢。
他们的法国生活并非一帆风顺。学业压力沉重,生活费用高昂,二人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打工维持生计。一次,陈芝秀因病卧床,常书鸿陪伴在侧,悉心照料。他将妻子生病时柔弱的模样画下来,并命名为《病妇》。陈芝秀看着画中的自己,不禁露出了笑容:“如果可以,我愿意做你一辈子的模特。”
不久后,常书鸿在绘画上逐渐有所突破,二人生活也开始好转。常书鸿的作品逐渐被巴黎画廊收藏,事业有成,而陈芝秀也为常书鸿添了一名女儿,名为常沙娜,寓意女儿是连接夫妻两人的河流。
然而,随着时光的流逝,常书鸿逐渐感受到家国的呼唤。1936年,国民党教育部邀请常书鸿回国任教。尽管他在巴黎画坛站稳了脚跟,但对祖国的文物保护却让他心生忧虑。
1935年,他在巴黎的地摊上发现一本《敦煌石窟录》,这本书的出现让他联想到近期敦煌文物遭盗的新闻,心中涌起了保护祖国文物的强烈愿望。在国内的邀请函到达时,常书鸿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国。
陈芝秀对此非常不解。她习惯了巴黎的艺术氛围和安逸生活,对丈夫的决定感到失望和疑惑。在她看来,常书鸿终于在巴黎有所成就,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切,选择回到战火纷飞、未来不确定的祖国?
但常书鸿依然坚决,最终,陈芝秀无奈同意与丈夫一起踏上了归国的路。
然而,随之而来的动荡局势让这对夫妻的感情渐渐产生了裂痕。常书鸿回国后,先是投身教育部,后来却提出要去敦煌保护文物的想法。陈芝秀无法理解丈夫的选择,她愤怒地表示:“你不愿待在教育部,你要去沙漠里的敦煌?你到底是想让我们活下去,还是送我们去死?”
夫妻间的矛盾爆发,而常书鸿也不再关心家庭,专心投入到敦煌的文物保护中。陈芝秀一度忍耐,但最终选择了离开。1944年冬天,在一个雪夜,陈芝秀带着孩子悄然离开了常书鸿,选择了与年轻军官赵忠清一起走向新的生活。
而陈芝秀的离去,并未为她带来真正的幸福。赵忠清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政治原因被捕,最终死于狱中。陈芝秀由于与国民党军官的关系,最终被艺术界排斥。她不得不依靠做佣人来维持生计,晚年孤苦无依。
她曾尝试回到常书鸿身边,但常书鸿已再婚,而且对她的到来充满了拒绝。而她的孩子们,更是不认她为母。最终,陈芝秀在悔恨与孤独中去世,未能得到任何一个亲人的宽恕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信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首选配资炒股网-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